南充公务员招考信息

首页 > 南充公务员 > 招考信息

南充公务员考试省考2023下半年历年试题解析

四川华图 | 2023-08-11 19:06

收藏

  2023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预约10月发布岗位表并组织统一报名,四川省考分为上下半年,一年有两次报名机会,上半年于1月3日发布公告,2月25日笔试,下半年计划于10月报名,11月组织笔试,笔试科目为行测+申论,部分地区会加试藏语、彝语考试,部分岗位会加试专业科目,但最后笔面试折合总分为100分。

四川公务员报考职位筛选(全)

  一、历年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岗位表汇总 

年份 公告发布 公告 职位表 大纲 招考人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成绩查询 面试时间
2023下 10月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11月 查看 查看
2023上 1月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089 1月4-10日 2月25日 2023年3月27日 4月20-23日
2022下 10月25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4624 10月26-11月1日 11月26-27日 2022年12月下旬 1月13-15日
2022上 2月2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675人 2月24日-3月2日8:00 3月26日 4月29日 5月20日至22日
2021下 10月1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2335 10月14-20 12月18日-19日 1月18日 2月18-20
2021上 2月2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145人 2月24日-3月2日 3月27日 4月29日 5月21日-23日
2020下 10月2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1074人 10月30-11月5日 12月6日 1月8日 1月30-31日
2020上 6月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099人 6月11-17日 7月25日 8月26日 9月17-20日

四川省公务员 行测+申论 历年真题2本

  二、四川公务员考试流程

  报名条件: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、非在职人员,年龄在18-35周岁

  报名流程:网上报名-资格初审-报名缴费-职位调整-准考证打印-笔试-笔试加分-成绩查询-面试

  笔试科目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,每科卷面满分100分

  笔试成绩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30%+《申论》成绩×30%+笔试加分

  考试总成绩:按满分100分计算,笔试占60%、面试占40%

四川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(教材+历年)

  三、四川公务员考试内容

  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,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,特别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。其中,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120分钟,满分100分。申论为主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180分钟,满分100分。

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。

 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、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。

四川省考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

  四、四川公务员笔试练习题

热点练习题<

乡村是城市安全的保险阀、化解危机的蓄水池,乡村振兴既是国家战略,也是城乡发展的必经途径。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以“系统、问题、法治、群众、互联”五种思维制定村规民约,实现村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监督;浙江省象山县推行以“说、议、办、评”为核心内容的“村民说事”制度;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探索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,定向产生议事代表、定向联系服务对象、定向反馈议事结果。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构建县、乡、村联动,行政、司法、民事和解、行业调解仲裁等多种调解方式统筹的“一纵多横”多元调解机制,有效化解基层矛盾。山东青州市侯王村把“孝治、孝兴、孝富”作为治村之策,把昔日的散乱穷村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善治样板村。

“自治,激发动能;法治,定分止争;德治,春风化雨。”发源于浙江桐乡市的“三治融合”民间实践,在党的十九大上升为庙堂之策。在政策指引下,各地在实践中完善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步履不曾停歇。

问题:阅读上述资料,自选角度、自拟题目,写一篇论述性文章。

要求:观点鲜明,主题明确,结构完整,语言流畅,800字左右

参考答案<

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、纵横发达的交通网络、川流不息的各色车辆.......一幕幕勾勒出我们城镇发展取得的成绩,然而,我们更需要看到成绩背后的不足:高空抛物成为“悬而未决”的危险、白色垃圾是脚下踏步警惕的“陷阱”、噪音污染更 是耳畔“经久不绝”的烦扰……诸类问题无一不伤害着社会治理的最小“细胞”。究其原因,其病灶就在于缺乏创新治理方式,而“法治-自治-德治”三级治理体制正是救治病灶的“良方妙药”,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。故而,三治聚合,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势在必行。

[开头利用转折对比,突出社会治理急需改变,引出解决办法即为三治融合,点明总论点。]<

以自治之势,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之“实”。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,是真正的英雄”,在社会治理的各个关节中也同样不能忽略人的主体地位。“管理”与“治理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差的就是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关键要素/缺乏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意识,人民群众缺乏主人翁意识。“各人自扫门前雪”的思维、“等靠要”的依赖思想,导致无论是社会公共文化的建设,还是全方面社区事务都缺乏居民村民的积极参与。长此以往,社会治理这艘小舟,就会失去多方衡力/就会失去活力,在前进的洪流中飘摇不定。故而,社会治理必须牵起“人民自主”的这双手,共同迈进实现现代化的漫漫征程。

[论证段一使用分论点+引言过渡+问题现象+影响分析+回扣论点的结构完成论证]<

以法治之力,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之“严”。以人为本顺民心,以法治国兴天下。基层法治建设是构建法治强国的重要一环,同时也是最薄弱的一环:法治建设滞后,群众法律意识不强,日常生活不懂法,遇到问题不用法,解决问题不信法,愈发使得我国基层法治建设陷入死胡同。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底线和准绳,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有序的重要前提。促进基层法治建设既需要加大普法力度,深入基层做好法治宣传,提高群众懂法用法意识;也需要完善基层法治硬件设施建设,打通基层法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。唯有筑牢法治作为解决基层纠纷、维护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道防线”,方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。

[论证段二使用分论点+引言过渡+问题现象+重要性分析+具体对策+回扣论点的结构完成论证]<

以德治之气,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之“活”。秉承传统厚德,能够提高人民素养,进而凝心聚力,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一针“强心剂”。反观今日,人居环境恶劣、封建迷信思想仍存、天价彩礼无故增添家庭负担、红白喜事大操特办、攀比心理多发、重男轻女思想盛行、诸如此类的旧风陋习仍然在社会风行。而基层也是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“聚宝盆”,有效抵制浮躁社会充斥的拜金主义、极端功利主义、享乐主义等问题。在此基础上,更有丰富的道德模范资源,能够发挥先锋模范在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中的作用。由此可见,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,赋予基层治理新的时代内涵是题中应有之义。

[论证段三使用分论点+原因过渡+问题现象+积极影响分析+回扣论点的结构完成论证]<

独木不成林,一人不为众。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。“三治结合”体系作为一套由内向外、刚柔并举、知行合一的治理系统,为当下的基层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促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。

[结尾先用引言开头,再强调论点关键词重要性,最后点题收尾]<

公考口袋书10本(行测+申论)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